假令
导读:词语假令拼音 jiǎ lìng注音 ㄐㄧㄚˇ ㄌㄧㄥˋ词语解释 (1) [if]∶假设,如果假令有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(2) [acting county magistrate]∶临

词语
假令
拼音
jiǎ lìng
注音
ㄐㄧㄚˇ ㄌㄧㄥˋ
词语解释
(1) [if]∶假设,如果
假令有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(2) [acting county magistrate]∶临时代理县令
引证解释
1.假如;即使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赞》:“假令 晏子 而在,余虽为之执鞭,所忻慕焉。”《晋书·蔡谟传》:“假令不能者为之,其将济乎,将不济也?” 唐李白 《上李邕》诗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摶摇直上九万里。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搊却沧溟水。” 清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钱东麓》:“曩时年壮气盛,精力足副,假令今日为之,恐不復能如昔时矣。” 章炳麟 《五无篇》:“假令*权堕尽,则犬马异类。”
2.谓暂时代理县令。 唐柳宗元 《送薛存义之任序》:“ 存义 假令 零陵 二年矣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