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绝如线

导读:不绝如线的基本信息
拼音:bù jué rú xian注音: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˙ㄒ一ㄢ繁体:不絕如線词性:
词语意思解释不绝如线[ bù jué rú xiàn ]⒈ 亦作“不绝如缕”。形容

不绝如线的基本信息

拼音:bù jué rú xian

注音: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˙ㄒ一ㄢ

繁体:不絕如線

词性:

词语意思解释

不绝如线[ bù jué rú xiàn ]

⒈ 亦作“不绝如缕”。形容*势危急,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。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。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。

引证解释

⒈ 亦作“不绝如缕”。 形容*势危急,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。

引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絶若綫。”

何休 注:“綫,缝帛缕,以喻微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要略训》:“齐桓公 之时,天子卑弱,诸侯力征,南夷北狄交伐中国,中国之不絶如綫。”

《清史稿·礼志三》:“洎 朱温 以下,或起寇窃,或为叛臣,五十餘年,国统不絶如綫。”

⒉ 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。

引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降及 孝成,復加卹问,稍益衰弱,不絶如綫。”

唐 柳宗元 《寄许京兆孟容书》:“荒隅中少士人女子,无与为婚,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。以是嗣续之重,不絶如缕。”

清 戴名世 《<困学集>自序》:“自 孟軻氏 而后,学者不絶如綫,迨 宋 兴而诸儒继起,不可谓盛者歟!”

⒊ 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。

引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餘音嫋嫋,不絶如缕。”

冰心 《<寄小读者>四版自序》:“年来笔下销沉多了。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,总是不绝如缕,乙乙欲抽。”

国语辞典

不绝如线[ bù jué rú xiàn ]

⒈ 仅有一线连系未断。比喻*势危急。也作「不绝如缕」、「不绝若线」。

引《隋书·卷一·高祖纪上》:「或小或大,图帝图王,则我祖宗之业,不绝如线。」

伯姊
返回列表
猜您喜欢......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