贬损

导读:贬损的基本信息
拼音:biǎn sǔn注音:ㄅ一ㄢˇ ㄙㄨㄣˇ繁体:貶損词性:动词
词语意思解释贬损[ biǎn sǔn ]⒈ 贬低损毁。英derogate;引证解释⒈ 贬抑;贬低。引《公羊传·桓公

贬损的基本信息

拼音:biǎn sǔn

注音:ㄅ一ㄢˇ ㄙㄨㄣˇ

繁体:貶損

词性:动词

词语意思解释

贬损[ biǎn sǔn ]

⒈ 贬低损毁。

英derogate;

引证解释

⒈ 贬抑;贬低。

引《公羊传·桓公十一年》:“行权有道,自贬损以行权,不害人以行权。”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践土 之会实召 周天子,而《春秋》讳之曰‘天王狩於 河阳 ’:推此类以绳当世。贬损之义,后有王者举而开之。”

《金史·张通古传》:“若欲贬损使者,使者不敢传詔。”
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独力捐办御道》:“见 廷桂(黄廷桂 )侃侃议论,不稍贬损。”

⒉ 减少;减省。

引《周礼·秋官·士师》“若邦凶荒,则以荒辩之法治之” 汉 郑玄 注:“遭飢荒,不明判,国事有所贬损,作权时法也。”

《金史·庄献太子传》:“时方多艰,每事当从贬损,吾已放宫人百餘矣,东宫无用者亦宜出之。”

⒊ 谓消瘦憔悴。

引《北齐书·邢卲传》:“在 兗州,有都信云 恕 疾,便忧之,废寝食,颜色贬损。”

国语辞典

贬损[ biǎn sǔn ]

⒈ 降低、减损对人或事物的评价。

引《公羊传·桓公十一年》:「行权有道,自贬损以行权,不害人以行权。」

《文选·班固·典引》:「贬损当世,非谊士也。」

病眸
返回列表
猜您喜欢......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