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藩
导读:外藩的基本信息
拼音:wài fān注音:ㄨㄞˋ ㄈㄢ繁体:外藩
外藩 外藩,汉语词汇。 拼音:wài fān 释义:1、有封地的诸侯王。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。2、外部的屏藩。3、外国;藩属。
拼音:wài fān注音:ㄨㄞˋ ㄈㄢ繁体:外藩
外藩 外藩,汉语词汇。 拼音:wài fān 释义:1、有封地的诸侯王。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。2、外部的屏藩。3、外国;藩属。
外藩的基本信息
拼音:wài fān
注音:ㄨㄞˋ ㄈㄢ
繁体:外藩
外藩 外藩,汉语词汇。 拼音:wài fān 释义:1、有封地的诸侯王。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。2、外部的屏藩。3、外国;藩属。
意思解释释义
有封地的诸侯王。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。外部的屏藩。外国;藩属。辞典解释
外藩wàifánㄨㄞˋㄈㄢˊ属地。
《北史.卷四七.袁翻传》:「若婆罗门能自克厉,使余烬归心,收离聚散,复兴其国者,乃渐令北转,徙度流沙,即是我之外藩。」
有封地的诸侯王。
《晋书.卷一九.礼志上》:「哀帝以外藩援立,而董宏等称引亡秦,惑误朝议,遂尊恭皇,立庙京师。」
《宋史.卷三五.孝宗本纪三》赞曰:「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,入继大统,而能尽宫庭之孝,未有若帝。」
外国。
清.陈康祺《郎潜纪闻.卷一》:「盖本朝龙兴之初,喇嘛效顺较早,而其术盛行东土,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,故优礼彼教*,以羁縻外藩。」
清代称蒙古、西藏、青海为「外藩」。
网络相关解释
外藩
外藩,汉语词汇。拼音:wàifān
释义:1、有封地的诸侯王。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。2、外部的屏藩。3、外国;藩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