攘羭
导读:攘羭的基本信息
拼音:rǎng yú注音:ㄖㄤˇ ㄩˊ
词语意思解释攘羭[ rǎng yú ]⒈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攘公之羭。”杜预注:“攘,除也。羭,美也。”本谓有损美名。后多以“攘羭
拼音:rǎng yú注音:ㄖㄤˇ ㄩˊ
词语意思解释攘羭[ rǎng yú ]⒈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攘公之羭。”杜预注:“攘,除也。羭,美也。”本谓有损美名。后多以“攘羭
攘羭的基本信息
拼音:rǎng yú
注音:ㄖㄤˇ ㄩˊ
词语意思解释
攘羭[ rǎng yú ]
⒈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攘公之羭。”杜预注:“攘,除也。羭,美也。”本谓有损美名。后多以“攘羭”为掠美之意。
引证解释
⒈ 本谓有损美名。后多以“攘羭”为掠美之意。
引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攘公之羭。”
杜预 注:“攘,除也。羭,美也。”
唐 李商隐 《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》:“敢伐善以攘羭,固尽诚於养栋。”
国语辞典
攘羭[ ráng yú ]
⒈ 羭,美好。攘羭即掠美。
引唐·李商隐〈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〉:「敢伐善以攘羭,固尽诚于养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