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制
导读:外制的拼音[wài zhì]外制 是什么意思1.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,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。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。网络解释释义外制唐、宋以中书
外制的拼音
[wài zhì]
外制 是什么意思
1.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,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。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。
网络解释释义
外制唐、宋以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者为外制,与翰林学士所掌之内制相对。外制指中书门下正规机构所撰拟的诏敕,内制指皇帝直接由宫廷发出的诰谕。两种官员总称“两制官”。辽、金虽尚存其名,但已非旧制。明清不用此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