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
周瑜的拼音
[zhōu yú]
周瑜 是什么意思
周瑜(175-210) : 三国吴大将。字公瑾,庐江舒县(今安徽舒城)人。出身士族。为孙策友,曾助孙策于江东创立孙氏*权。孙策死,与张昭同辅孙权,任前部大督。公元208年,曹操率*南下,他与鲁肃坚决主战,亲率吴*大破曹兵于赤壁。后病死。精音乐,当时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语。
周瑜 详细意思解释
人名。(西元175~210)字公瑾,汉末舒(今安徽省庐江县)人。有文武才,辅佐孙策平定江东,为吴水*都督,败曹操于赤壁,拜前将*,领南郡太守。也称为「周郎」、「周公瑾」。
网络解释释义
周瑜 (东汉末年名将)周瑜(175年-210年),字公瑾,庐江舒县(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)人。东汉末年名将,洛阳令周异之子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身体长壮有姿貌、精音律,江东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语。周瑜少与孙策交好,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。孙策遇刺身亡,孙权继任,周瑜将兵赴丧,以中护*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。建安十三年 (208年),周瑜率*与刘备联合,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*,由此奠定了“三分天下”的基础。建安十四年(209年),拜偏将*,领南郡太守。建安十五年(210年)病逝于巴丘,年仅36岁。在正史上,周瑜“性度恢廓”、“实奇才也”,孙权称赞周瑜有“王佐之资",范成大誉之为“世间豪杰英雄士,江左风流美丈夫”。宋徽宗时,追尊其为平虏伯,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、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。
周瑜造句例句
1、城上乱箭齐发,周瑜措手不及,中箭落马。
2、周瑜是个风流倜傥的青年儒将。
3、周瑜陷落计中,让诸葛亮实现了草船借箭的计谋。
4、周瑜将计就计,使蒋干不知不觉入了圈套,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5、商场里一些衣服卖上千元,但仍有人买,真是周瑜打黄盖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。
6、周瑜号称一步三计,却总失算于孔明的三步一计,计不在多,而在高。
7、诸葛亮说:“只击需三日。”并立下*令状。周瑜笑诸葛亮是自取灭亡。
8、经过几番与诸葛亮较量的失败,周瑜已是智穷才尽了。
9、周瑜见到刘备后很高兴,以为计谋就要得逞,便马上安排好刀斧手。
10、周瑜见到刘备后很高兴,以为计谋就要得逞,并安排好刀斧手,准备在宴席上摔杯为号把刘备杀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