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誓
导读:秦誓的基本信息
拼音:qín shì注音:ㄑㄧㄣˊ ㄕˋ繁体:秦誓
秦誓 “秦誓”,是春秋时期秦穆公誓众之辞的简称,是我国国学元典《尚书》中的经典章节。 汉代流传的《尚书序》中说:“
拼音:qín shì注音:ㄑㄧㄣˊ ㄕˋ繁体:秦誓
秦誓 “秦誓”,是春秋时期秦穆公誓众之辞的简称,是我国国学元典《尚书》中的经典章节。 汉代流传的《尚书序》中说:“
秦誓的基本信息
拼音:qín shì
注音:ㄑㄧㄣˊ ㄕˋ
繁体:秦誓
秦誓 “秦誓”,是春秋时期秦穆公誓众之辞的简称,是我国国学元典《尚书》中的经典章节。 汉代流传的《尚书序》中说:“秦穆公伐郑,晋襄公率师败诸崤。还归,做《秦誓》。”(事载《左传》鲁僖公32年、33年)照《书序》说法,此篇作于秦穆公33年(公元前627年),被俘三帅归秦之后。 誓,是一种有约束性和有决断意义的语言。
意思解释释义
辞典解释
秦誓qínshìㄑㄧㄣˊㄕˋ《书经》的篇名。秦穆公因殽之役,为晋襄公所败而悔恨的誓辞。
《书经.秦誓.序》:「秦穆公伐郑,晋襄公帅师败诸殽,还归作秦誓。」
网络相关解释
秦誓
“秦誓”,是春秋时期秦穆公誓众之辞的简称,是我国国学元典《尚书》中的经典章节。汉代流传的《尚书序》中说:“秦穆公伐郑,晋襄公率师败诸崤。还归,做《秦誓》。”(事载《左传》鲁僖公32年、33年)照《书序》说法,此篇作于秦穆公33年(公元前627年),被俘三帅归秦之后。
誓,是一种有约束性和有决断意义的语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