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臣賊子
拼音:luàn chén zéi zǐ注音: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繁体:亂臣賊子
【解释】乱臣:叛乱之臣;贼子:忤逆之子。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
亂臣賊子的基本信息
拼音:luàn chén zéi zǐ
注音: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
繁体:亂臣賊子
【解释】乱臣:叛乱之臣;贼子:忤逆之子。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【出处】《孟子·藤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俱。”【示例】有贼不讨,则故君不得书葬,新君不得书即位,所以防~,法至严也。 ◎清·爱新觉罗·多尔衮《致史可法书》【反义词】忠君爱国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意思解释释义
乱臣贼子luànchén-zéizǐ
[ministersorgeneralswhorebelagainsttheirmonarchorcollaboratewiththeenemy;rebelsandtraitors]古指不忠不孝,心怀异志的人。后指破坏社会秩序的人
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辞典解释
乱臣贼子luànchénzéizǐㄌㄨㄢˋㄔㄣˊㄗㄟˊㄗˇ违叛国君或父命,不忠不孝之人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孔子成春秋,而乱臣贼子惧。」唐.韩愈〈伯夷颂〉:「微二子,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。」也作「乱臣逆子」。
英语rebelsandtraitors(idiom),generaltermforscoundrel
网络相关解释
【解释】乱臣:叛乱之臣;贼子:忤逆之子。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
【出处】《孟子·藤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俱。”
【示例】有贼不讨,则故君不得书葬,新君不得书即位,所以防~,法至严也。◎清·爱新觉罗·多尔衮《致史可法书》
【反义词】忠君爱国
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