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鞅
拼音:shāng yāng注音:ㄕㄤ ㄧㄤ繁体:商鞅
商鞅 (先秦法家代表人物)商鞅(约公元前395年-公元前338年),战国时期政治家、改革家、思想家,法家代表人物,卫国(今河南省安阳
商鞅的基本信息
拼音:shāng yāng
注音:ㄕㄤ ㄧㄤ
繁体:商鞅
商鞅 (先秦法家代表人物)商鞅(约公元前395年-公元前338年),战国时期*治家、改革家、思想家,法家代表人物,卫国(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)人,卫国国君的后裔,姬姓公孙氏,故又称卫鞅、公孙鞅。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,号为商君,故称之为商鞅。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,史称“商鞅变法”。*治上,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、*功爵位、土地制度、行*区划、税收、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,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;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、奖励耕织,*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*收复了河西。 公元前338年,秦孝公逝世,其子秦惠文王继位。秦孝公去世的同年,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,战败死于彤地,其尸身被带回咸阳,处以车裂后示众。
意思解释释义
辞典解释
商鞅shāngyāngㄕㄤㄧㄤ人名。(西元前390?~前338)姓公孙,名鞅,战国时卫人。少好刑名法术之学,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,后入秦为相,说服秦孝公推行新法,秦国富强后,受封于商。用法严苛,树敌众多,孝公卒,遂被车裂而死。
也称为「卫鞅」。
英语ShangYang(c.390-338BC),legalistphilosopherandimportantstatesmanofQinstate秦國|秦国whosemilitaristicreformsin356and350BCplayedakeyroleinestablishingQinpower
德语ShangYang(Eig,Pers,ca.390-ca.338v.Chr.)
法语ShangYang
网络相关解释
商鞅(先秦法家代表人物)
商鞅(约公元前395年-公元前338年),战国时期*治家、改革家、思想家,法家代表人物,卫国(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)人,卫国国君的后裔,姬姓公孙氏,故又称卫鞅、公孙鞅。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,号为商君,故称之为商鞅。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,史称“商鞅变法”。*治上,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、*功爵位、土地制度、行*区划、税收、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,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;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、奖励耕织,*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*收复了河西。
公元前338年,秦孝公逝世,其子秦惠文王继位。秦孝公去世的同年,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,战败死于彤地,其尸身被带回咸阳,处以车裂后示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