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侯夨簋
导读:宜侯夨簋的基本信息
拼音:yí hóu zè guǐ注音:ㄧˊ ㄏㄡˊ ㄗㄜˋ ㄍㄨㄟˇ繁体:宜侯夨簋
辞典解释宜侯夨簋yí hóu zè guǐ西周初期的青铜器。丹徒烟墩山出土。四耳,高圈
拼音:yí hóu zè guǐ注音:ㄧˊ ㄏㄡˊ ㄗㄜˋ ㄍㄨㄟˇ繁体:宜侯夨簋
辞典解释宜侯夨簋yí hóu zè guǐ西周初期的青铜器。丹徒烟墩山出土。四耳,高圈
宜侯夨簋的基本信息
拼音:yí hóu zè guǐ
注音:ㄧˊ ㄏㄡˊ ㄗㄜˋ ㄍㄨㄟˇ
繁体:宜侯夨簋
辞典解释宜侯夨簋yí hóu zè guǐ西周初期的青铜器。丹徒烟墩山出土。四耳,高圈足,腹部饰有圆涡纹,圈足饰有夔纹。腹内壁有一百二十六字的铭文,记载周康王封夨为宜侯,赐其器物、土地等的事迹。
意思解释释义
辞典解释
宜侯夨簋yíhóuzèguǐㄧˊㄏㄡˊㄗㄜˋㄍㄨㄟˇ西周初期的青铜器。丹徒烟墩山出土。四耳,高圈足,腹部饰有圆涡纹,圈足饰有夔纹。腹内壁有一百二十六字的铭文,记载周康王封夨为宜侯,赐其器物、土地等的事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