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麤
导读:通麤的基本信息
拼音:tōng cū注音:ㄊㄨㄥ ㄘㄨ繁体:通麤
通麤 通(tòng tōng)麤(cū) ㄊㄨㄙ ㄘㄨ 亦作“ 通粗”。 谓通顺与粗疏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凡秀才,试方略策
拼音:tōng cū注音:ㄊㄨㄥ ㄘㄨ繁体:通麤
通麤 通(tòng tōng)麤(cū) ㄊㄨㄙ ㄘㄨ 亦作“ 通粗”。 谓通顺与粗疏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凡秀才,试方略策
通麤的基本信息
拼音:tōng cū
注音:ㄊㄨㄥ ㄘㄨ
繁体:通麤
通麤 通(tòng tōng)麤(cū) ㄊㄨㄙ ㄘㄨ 亦作“ 通粗”。 谓通顺与粗疏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凡秀才,试方略策五道,以文理通粗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,凡四等为及第。” 宋 司马光 《论诸科试官状》:“伏望朝廷更取本处解发上件诸科试卷,委官覆考其通麤,合格者,特与免罪,不合格者,依法坐之。”
意思解释释义
见\\\"通粗\\\"。网络相关解释
通麤
通(tòng tōng)麤(cū)ㄊㄨㄙㄘㄨ亦作“通粗”。谓通顺与粗疏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凡秀才,试方略策五道,以文理通粗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,凡四等为及第。”宋司马光《论诸科试官状》:“伏望朝廷更取本处解发上件诸科试卷,委官覆考其通麤,合格者,特与免罪,不合格者,依法坐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