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鼎

导读:負鼎的基本信息
拼音:fù dǐng注音:ㄈㄨˋ ㄉㄧㄥˇ繁体:負鼎
负鼎 负鼎,典故名,典出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。商时,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 ,后遂以“负鼎”等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。

負鼎的基本信息

拼音:fù dǐng

注音:ㄈㄨˋ ㄉㄧㄥˇ

繁体:負鼎

负鼎 负鼎,典故名,典出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。商时,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 ,后遂以“负鼎”等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。后用以指辅佐帝王,担当治国之任。

意思解释释义

指伊尹背负鼎俎见汤,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。《史记.殷本纪》:\\\"伊尹名阿衡。阿衡欲于汤而无由,乃为有莘氏媵臣,负鼎俎,以滋味说汤,致于王道。\\\"唐李白《送梁四归东平》诗:\\\"殷王期负鼎,汶水起垂竿。\\\"宋叶适《魏华甫鹤山书院》诗:\\\"垂竿桐江笑短弱,负鼎莘野嫌豪粗。\\\"后用以指辅佐帝王,担当治国之任。

辞典解释

负鼎fùdǐngㄈㄨˋㄉㄧㄥˇ

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,为一庖人。他背负鼎俎,以滋味游说汤,汤因而任以为相。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。见《史记.卷三.殷本纪》。

网络相关解释

负鼎

负鼎,典故名,典出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。商时,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,后遂以“负鼎”等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。后用以指辅佐帝王,担当治国之任。

鼎貴
猬锋
猜您喜欢......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