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業

导读:三業的基本信息
拼音:sān yè注音:ㄙㄢ ㄧㄝˋ繁体:三業
三业 一、身业——身不履邪径,不染恶习,不任伤生,即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则身业清静。 二、口业——口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

三業的基本信息

拼音:sān yè

注音:ㄙㄢ ㄧㄝˋ

繁体:三業

三业 一、身业——身不履邪径,不染恶习,不任伤生,即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则身业清静。 二、口业——口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,则口业清静。 三、意业——不贪、不嗔、不痴,则意业清静。 佛家指三业中的不正当的具体行为如下: (1). 身之孽业:杀、盗、淫. (2). 口之孽业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. (3). 意之孽业:贪、嗔、痴. 佛家的戒律就是用来防止我们身口意三业造恶! 妙法莲华经较早记载: "尔时一切大众皆蒙佛授记,舍利弗身口意三业清净,而生大欢喜..." 密宗的修法三善业所指是: "教人口诵咒,手结印,心作观,身口意三业相应,自然能使人明心见性。" 佛家的皈依仪式中有如下发愿:(师父说一句,皈依者跟着说一句) "皈依佛法僧三宝,勤修戒定慧三学,息灭贪瞋痴三*,净化身口意三业。" 拜佛之际,也要求身口意三业清净。

意思解释释义

1.佛教语。指身业﹑口业﹑意业。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。2.佛教语。指善业﹑恶业和无记业(即非善非恶之业)。

辞典解释

三业sānyèㄙㄢㄧㄝˋ

佛教用语:(1)​意志活动及由意志引发的言谈、动作三者的合称。《阿毘达磨俱舍论.卷一三》:「毗婆沙师说立三业,如其次第,由上三因。然心所思即意业,思所作业分为身、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。」(2)​善、恶、非善非恶三种意志行为。《阿毗达磨俱舍论.卷一五》:「业有三种:善、恶、无记。」

网络相关解释

三业

一、身业——身不履邪径,不染恶习,不任伤生,即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则身业清静。

二、口业——口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,则口业清静。

三、意业——不贪、不嗔、不痴,则意业清静。

佛家指三业中的不正当的具体行为如下:(1).身之孽业:杀、盗、淫.(2).口之孽业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.(3).意之孽业:贪、嗔、痴.佛家的戒律就是用来防止我们身口意三业造恶!妙法莲华经较早记载:"尔时一切大众皆蒙佛授记,舍利弗身口意三业清净,而生大欢喜..."密宗的修法三善业所指是:"教人口诵咒,手结印,心作观,身口意三业相应,自然能使人明心见性。"佛家的皈依仪式中有如下发愿:(师父说一句,皈依者跟着说一句)"皈依佛法僧三宝,勤修戒定慧三学,息灭贪瞋痴三*,净化身口意三业。"拜佛之际,也要求身口意三业清净。

連界
半間不界
猜您喜欢......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