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
太史的拼音
[tài shǐ]
太史 是什么意思
1.官名。西周﹑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﹑编写史书﹑起草文书﹐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。秦汉曰太史令﹐汉属太常﹐掌天时星历。魏晋以后﹐修史之职归著作郎﹐太史专掌历法。隋改称太史监﹐唐改为太史*﹐宋有太史*﹑司天监﹑天文院等名称。元改称太史院。明清称钦天监;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﹐故俗称翰林为太史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八》﹑《续通典.职官八》。2.复姓。汉末有太史慈。见《三国志》本传。
太史 详细意思解释
职官名。编载史事兼掌天文历法。秦汉称为「太史令」。魏晋以后,修史之职转归著作郎,太史则专掌历法。隋改为太史监,唐改为太史*,宋则有太史*、司天监、天文院等名称。元改名太史院。明清改为钦天监,修史之职则归于翰林院,故俗称翰林为「太史」。
网络解释释义
太史 (汉语词汇)太史,官名,也指复姓。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职位渐低,秦称太史令,汉属太常,掌天文历法。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。至明清两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,又称翰林为太史。
太史造句例句
1、但太史公用一本正经的语言,不经意间揭穿了刘邦自己刻意编织的神话。
2、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。
3、循吏一词,本为太史公所创,意指那些勤*利民,刚正不阿,执法无私的官员。
4、刘备这句话说得逸兴遄飞,三千士兵轰然答应,太史慈站在他身旁也不由高声叫好,血脉贲张,翻身上马。
5、四周涌上无数陆*,将太史慈四马攒蹄一般捆个结实。
6、元封七年,太初历制成并颁行天下,皇帝论功行赏,邓平受封太史丞。
7、周宣王太史作籀书、李斯作小篆、程邈作隶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