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臣
陪臣的拼音
[péi chén]
陪臣 是什么意思
1.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﹐诸侯以大夫为臣﹐大夫又自有家臣。因之大夫对于天子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﹐都是隔了一层的臣﹐即所谓\\\"重臣\\\"﹐因之都称为\\\"陪臣\\\"。(1)古代诸侯的卿大夫﹐对天子自称\\\"陪臣\\\"。《左传.襄公二十一年》:\\\"栾盈过于周,周西鄙掠之。辞于行人曰:\\\'天子陪臣盈,得罪于王之守臣,将逃罪。\\\'\\\"杜预注:\\\"诸侯之臣称于天子曰陪臣。\\\"《礼记.曲礼下》:\\\"列国之大夫,入天子之国曰\\\'某士\\\',自称曰\\\'陪臣某\\\'。\\\"郑玄注:\\\"亦谓诸侯之卿也……陪,重也。\\\"孔颖达疏:\\\"其君已为王臣,己今又为己君之臣,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。\\\"2.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\\\"周欲以上卿礼管仲,管仲顿首曰:\\\'臣陪臣,安敢!\\\'三让,乃受下卿礼以见。\\\"《文选.陆机》:\\\"陪臣陆机言,今月九日,魏郡太守遣兼丞张含,赍板诏书印绶,假臣为平原内史。\\\"李善注:\\\"蔡邕《独断》曰:诸侯境内,自相以下,皆为诸侯称臣,于朝皆称陪臣。\\\"(2)指大夫的家臣。《论语.季氏》:\\\"孔子曰:\\\'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自诸侯出,盖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执国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\\\'\\\"3.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﹐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﹐亦称\\\"陪臣\\\"。
陪臣 详细意思解释
古时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为「陪臣」,又大夫的家臣也称为「陪臣」。《论语.季氏》:「陪臣执国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」明.梁辰鱼《浣纱记.第七出》:「我寡君著我多拜上太宰,寡君受吴国大王、太宰大人许多教训之恩,情愿携其妻室,率其陪臣,亲到吴国,君请为臣,妻请为妾。」
网络解释释义
陪臣陪臣是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﹐诸侯以大夫为臣﹐大夫又自有家臣。因之大夫对于天子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﹐都是隔了一层的臣﹐即所谓"重臣"﹐因之都称为"陪臣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