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
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
成语发音
qiān lǐ kuì liáng, shì yǒu jī sè
成语含义
指军队远征千里,士兵们在行军途中因为缺乏粮食而面露饥色。比喻在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奋斗。
成语解释
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。原文是“鲁人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。子曰:‘君子哉若人!’”。意思是鲁国的人民为远征的军队送来了粮食,但士兵们因为长时间的行军而感到饥饿。孔子对此表示赞赏,称赞他们是真正的君子。
使用场景
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困难环境下坚持不懈、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。
成语起源
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,当时鲁国出兵远征,人民为军队送去了粮食,但士兵们因为长途行军而感到饥饿。孔子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示赞赏,称赞他们是真正的君子。
成语结构
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,每个字的意义如下:
- 千里:指千里迢迢、长途跋涉。
- 馈粮:指送粮食。
- 士:指士兵。
- 有饥色:指面露饥饿的表情。
词语例句
1. 在困难的环境下,他始终保持着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的精神。
2. 即使面临困境,我们也要像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一样坚持不懈。
记忆技巧
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:
- 将每个字的意义记下来,然后组合起来理解成语的含义。-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鲁国历史中的故事联系起来,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。成语延伸
成语延伸
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这个成语相关的历史故事,了解更多关于鲁国和孔子的知识。
成语造句
- 我们要像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一样坚持学习,不怕困难。
- 面对高考的压力,我们要像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一样坚持努力,不放弃。
-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我们要像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一样坚持不懈,克服各种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