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
一板三眼
成语发音
yī bǎn sān yǎn
成语含义
形容人的言行严肃、态度严谨,一丝不苟。
成语解释
指人的仪表严肃庄重,言行举止谨慎严肃,不敢稍有差错。
使用场景
常用于形容人对待事物非常认真,不敢有丝毫马虎的态度,或形容人的仪表庄重、言行举止严肃。
成语起源
根据史书记载,东汉末年,刘备在巴蜀地区建立了蜀汉政权。刘备非常重视治国理政,曾有一次刘备在朝廷上处理政务时,因为事情繁多,他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事务,所以他在桌上摆了一块木板,分为三个区域,分别代表三个事务,以便他可以一目了然地处理各项事务。同时,刘备的眼神也非常严肃,目光锐利,以便更加专注地处理事务。由此形成了“一板三眼”这个成语。
成语结构
主要由“一板”和“三眼”两个部分组成。
词语例句
1. 他对待工作一板三眼,从不马虎。
2. 这位教授讲课一板三眼,非常认真负责。
记忆技巧
可以将“一板三眼”与“严肃认真”、“庄重态度”等词语进行联想,以帮助记忆。
成语延伸
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成语的起源和用法,丰富自己的词汇量。
成语造句
1. 老师上课时总是一板三眼地讲解,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知识。
2. 比赛前,教练严肃地告诉我们要一板三眼地执行战术,才能取得胜利。
3. 面对高考,我必须对待学习一板三眼,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4. 实习期间,我要一板三眼地完成每一个任务,以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