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
一秉至公
成语发音
yī bǐng zhì gōng
成语含义
秉持公正、公平的原则或态度。
成语解释
指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始终秉持公正、公平的原则,不偏袒任何一方,公正无私。
使用场景
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公正、公平的原则下处理事情,也可以用来要求他人公正、公平地对待事情。
成语起源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了秦始皇的一个故事。秦始皇曾经在一次公平裁决中,将自己的爱妃赐给了一个有功的将军。这个将军却将妃子让给了另一个将军,因为他认为那个将军功劳更大。秦始皇得知后,非常感动,对这位将军说:“你秉持至公之心,一秉至公。”从此,这个成语流传开来,形容一个人公正无私的品质。
成语结构
由四个字组成,分别是“一”、“秉”、“至”、“公”。
词语例句
1. 作为一名公务员,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秉至公的态度。
2. 他在公司中一直以来都以一秉至公著称。
记忆技巧
可以将“一秉至公”拆分成四个字来记忆,每个字都有一个特定的意义,通过理解每个字的含义,可以更好地记忆整个成语的意思。
成语延伸
可以学习其他与公正、公平相关的成语,如“公正廉洁”、“公而忘私”等,以加深对公正原则的理解和应用。
成语造句
1. 老师评比奖状时一定要一秉至公,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同学。
2. 班长在处理纪律问题时应该一秉至公,不能因为是好朋友就放过他。
3. 在学校的选拔活动中,评委应该秉持一秉至公的原则,公正评判每个参赛选手。
4. 在社会实践中,我们应该以一秉至公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5. 成年人:在工作中,我们应该始终秉持一秉至公的原则,不因个人感情或利益偏袒任何一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