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本逐末
导读:舍本逐末的意思抛弃根本的;而在小事上下功夫。 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上农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,不令则不可以守,不可以战。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,其产约则轻迁徙,轻迁
舍本逐末的意思
抛弃根本的;而在小事上下功夫。
出处: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上农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,不令则不可以守,不可以战。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,其产约则轻迁徙,轻迁徙则国家有患,皆有远志,无有居心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例子: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,那是舍本逐末。
正音:“舍”,读作“shě”,不能读作“shè”。
辨形:“末”,不能写作“未”。
辨析:“舍本逐末”偏重在“做的内容不当”。而“舍近求远”偏重在“方式不当”。
故事: 战国时期,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,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*急需办的就先办,不能面面俱到。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,喝汤时响声很大,这就是舍本逐末,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。
近义词:本末倒置、买椟还珠、舍近求远、贪小失大
反义词:追本穷源、追本求源
总结
舍本逐末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shě běn zhú mò)。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,舍本逐末意思是:抛弃根本的;而在小事上下功夫。出自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上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