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
口不应心
成语发音
kǒu bù yīng xīn
成语含义
嘴巴和心思不一致,说话不负责任或言行不一致。
成语解释
口不应心是一个形容人说话或行动不一致的成语。它指的是说话的人嘴巴和内心的想法不一致,表现出言行不负责任、虚伪或不可靠的特点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人。
使用场景
口不应心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经常撒谎、说话不算数、言行不一的人。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,比如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没有诚信,或者形容一个人在感情上不可靠。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口是心非、虚伪的人。
成语起源
关于口不应心的故事并不明确,但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古代的一种游戏有关。据说,在古代的游戏中,参与者需要根据主持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回答问题。然而,有些参与者会故意不按照指令行事,表现出口不应心的特点。
成语结构
口不应心的成语结构比较简单,由四个汉字组成,分别是“口”、“不”、“应”、“心”。
词语例句
1. 他常常说大话,但是从来都是口不应心。
2. 这个人嘴巴说得再好听,但是口不应心,你不能相信他的话。
记忆技巧
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:
将“口”字和“心”字分开记忆,表示嘴巴和内心;
“不应”表示不一致、不负责任;
将这些部分结合起来,形象地表示说话和内心不一致。
成语延伸
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,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行不一致相关的成语,比如“两面三刀”、“玩弄两面派”等。
成语造句
1. 幼儿园学生:小明说他没偷糖果,但是他的嘴巴和手上的糖果不一致,他口不应心。
2. 玛丽说她会帮我写作业,但是她从来没帮过我,她口不应心。
3. 老师让我们按时交作业,但是有些同学总是拖延,他们口不应心。
4. 他对我说了很多甜言蜜语,但是他同时也对其他女孩说同样的话,他口不应心。
5. 公司的领导经常说要提高员工福利,但是实际上却一直压榨员工,他们口不应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