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
成语的意思

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,就能感动别人。
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李将军列传论》:“谚曰:‘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’此言虽小,可以谕大也。”

用法: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。

例子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;道旁苦李,为人所弃。”

故事: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,历经汉文帝、景帝、武帝,立下赫赫战功,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,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。西汉**并没重用李广,60多岁被迫自杀,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,司马迁称赞他是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

近义词: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

总结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táo lǐ bù yán , xià zì chéng xī)。复句式结构,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意思是: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,就能感动别人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李将军列传论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褒义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,仅供个人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