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字
鸟声兽心
成语发音
niǎo shēng shòu xīn
成语含义
指人表面上的言行举止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不一致。
成语解释
成语“鸟声兽心”由“鸟声”和“兽心”两个词组成。鸟声通常是柔和、悦耳的,而兽心则代表着残忍、凶狠的心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表面言行和内心想法的不一致,即人在外表上表现得善良和友好,但内心却隐藏着邪恶和阴险的想法。
使用场景
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善良和友好,但实际上心思不正的人。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虚伪、伪善或欺骗行为。
成语起源
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。故事中,一只狐狸冒充了一只鸟,用鸟的声音引诱其他动物接近,然后将它们吃掉。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外表和声音可能会欺骗人们的眼睛和耳朵,需要警惕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友好的人。
成语结构
鸟声兽心是一个形容词短语,由两个词组成。
词语例句
1. 他表面上对每个人都很友好,但实际上他有着鸟声兽心。
2. 她看起来很温柔,但她的鸟声兽心让人感到恐惧。
记忆技巧
你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故事起源中的狐狸冒充鸟的情节联系起来,想象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友好的人,但内心却充满邪恶和欺骗的想法。你也可以将“鸟声”和“兽心”两个词进行对比,形象地表示这个成语的含义。
成语延伸
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伪和伪善有关的成语,如“虎头蛇尾”、“笑里藏刀”等。
成语造句
1. 他平时看起来很友好,但我觉得他有点鸟声兽心。
2. 她表面上对每个人都很热心,但我觉得她有着鸟声兽心。
3. 那个政客总是说一套做一套,真是个鸟声兽心的家伙。